一、風味飲食及文化內涵
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高黎貢山西麓的騰沖縣,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對外開放口岸,風光秀麗,文化底蘊深厚,飲食結構豐富。騰沖風味臘腌菜系列產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臘腌菜是歷史文化名城—騰沖縣的地方風味食品,提起騰沖臘腌菜,到過騰沖的人,也許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幾百年前,綺羅栗樹園人就以家庭作坊形式腌制臘腌菜。利用當地盛產的優質蔬菜,裝在抑或是“仰韶文化”象征的陶器瓷罐里,倒是色香、味道美,好吃。騰沖臘腌菜的著名跟綺羅密不可分,歷史悠久而久負盛名,而綺羅臘腌菜又數“栗樹園”的腌制工藝獨特,因此成為騰沖臘腌菜、干腌菜的象征。騰沖臘腌菜,是一種發酵性腌制品,每當春節前后,綺羅栗樹園人幾乎家家戶戶,都腌制臘腌菜,其色澤金黃透亮,酸香適口,風味十分獨特,食用方便,又經久耐儲,可調劑菜季淡旺,常用于調味、配色、解膩,以增進食欲,故深受百姓喜愛。隨著“騰沖旅游名縣”戰略的實施,昔日地地道道的鄉間野菜,如今已形成一方風味名吃,堂而皇之地頻頻端上了當地賓館、飯店的盛宴之上,倍受四方食客稱賞。由于騰沖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條件為騰沖風味飲食提供了堅實化內涵,從中可以透視出騰沖社會歷史發展的軌跡。
二、蒼桑歲月、終見成效
臘沖縣曉紅食品加工廠,是生產騰沖臘腌菜的專業廠家,創建于1952年,至今59年,曾用名“騰沖縣綺羅聯辦廠”、“騰沖縣中綺羅食品廠”。計劃經濟時期栗樹園人帶領村民們興辦了以臘腌菜制品為主的食品加工業,也只能供給騰沖貿易公司、國營食館、食堂、單位、學校食堂。經濟自給自足,給這幽幽小巷,庭院深深的村民以溫馨與自豪,然而星移斗轉、年輪更替。改革開放以后,
1982年父親承包了集體制的這些罐罐壇瓷,繼續搬著傳統的壇壇罐罐銷往保山、芒市、瑞麗等四面八方,隨著騰沖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和美食成為旅游業的三大優勢。騰沖悠久的歷史,深厚的風光,豐富的名特色產品,使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充滿迷人的色彩,濃郁的地方特色散發出誘人的魅力。這是騰沖旅游事業,促使騰沖風味美食的發展。
1996年,何曉紅,注冊騰沖縣曉紅食品加工廠,2003年,注冊了“栗樹園”商標,繼承父親的傳統工藝,但由于生產規模小,工藝差,形不成規模,加之沒有外包裝保存,銷售僅限于當地,無法向外擴展,不到騰沖就無法品嘗其風味,農產品加工對當地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貢獻不能充分體現。騰沖縣曉紅食品加工廠集數百年傳統工藝與現代高科技完美結合,成功開發臘腌菜系列食品,其色澤金黃,味道鮮香,包裝精美,是居家小吃和饋贈親友的理想佳品。產品主要有“栗樹園”牌臘腌菜、清酸湯、山葵腌菜、八寶腌菜、苦蕎粥、佛手瓜、豆鼓餅等產品,主要銷往省內各縣市以及昆明、重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曉紅食品加工廠2004年被列入縣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2005年被列入市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2006年獲得省級成長性龍頭企業扶持。產品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即QS)認證,2008年“栗樹園”商標已被認定為云南省著名商標,2009年‘栗樹園臘腌菜’被評為云南名牌農產品,同時兩年被保山市、騰沖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守合同、重售用”企業。2010年商會“先進會員”、城市巾幗工程“先進集體”。廠長何曉紅2007年被評為“云南省第二屆拔尖農村鄉土人才”2009“被云南省第一屆青年創業省長獎”,受到省長接見和獎勵。
三、展望未來
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實現騰沖風味臘腌菜系列食品的發展,2003年,改制為個人獨資企業,煥發了企業活力,加大了企業投資力塑造企業及產品新形象,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品牌。使企業向科學化、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目前產品供不應求市場空間大。一是曉紅食品廠所在地火山、熱海社區綺羅栗樹園腌制臘腌菜歷史悠久,風味獨特,質量好。二是食品廠所依托的蔬菜基地生態環境好、氣候好,不受大氣、河流污染,當地農民對蔬菜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所種植蔬菜質量優良。三是曉紅食品廠大膽創新和引進技術人才,成功解決腌臘制品的發霉、發酵、變色問題,產品質量完全符合國家標準,消費者可以放心采購和食用。
本廠是以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蔬菜深加工企業。目前企業占地8100平方米,加工用房6200平方米,資產總額2778萬元,其中固定資產1998萬元,有職工160人,年銷售收入1557萬元,實現稅金93萬元,利潤199萬元。目前已成為我縣最大的蔬菜加工企業,注冊了“栗樹園”和“綺羅園”兩個商標。依靠曉紅食品加工廠的帶動,蔬菜加工已成為騰沖的一個新興產業。
產品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原料的質量決定著產品的質量,騰沖縣曉紅食品加工廠建有企業專用的無公害蔬菜基地15000畝,
2008年發展訂單種植蔬菜2000畝。為維護我廠和菜農的利益,達到技術信息共享,促進社員增產增效。我廠聯合種植蔬菜的農戶、龍頭加工企業、銷售商戶于2005年4月組建了騰沖縣曉紅蔬菜腌制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統一管理下,不同產區的蔬菜生產統一供應籽種、農藥、化肥,統一收購價格,社員間自主管理、相互監督、相互幫助。按照“企業十合作社十農戶”運作模式,2008年曉紅食品加工廠共收購蔬菜6000噸,增加菜農收入350萬元,涉及農戶1600戶。企業向蔬菜基地內農戶免費提供籽種、農藥和部分化肥,依靠地方農科部門,免費向菜農提供技術培訓,僅2008年用于補助農戶的資金和蔬菜基地建設資金就達90萬元,實現了用工業反哺農業,對當前正在開展的新農村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新的形勢下,我廠以新的理念、新的機制、先進的營銷管理制度、靈活的用人機制,嚴格按“QS”生產標準生產無公害食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一定會更加的努力,創造更好的成績,將“栗樹園”牌臘腌菜穩步擴大省內市場,推進國內市場,逐步走向國際市場。?